Preface
空间几何主要是空间中曲线、曲面、空间的位置关系的表达与计算,为下一篇积分的计算做铺垫。
空间中的曲面
平面
平面是曲面的一个特例。
空间中任何一个平面都可以使用三元一次方程表示:
π:Ax+By+Cz+D=0(1-1)
其中,称向量n=(A,B,C)是平面的法向量,总有n⊥π。类似于平面直线的点斜式,可以写出空间方程的点法式方程:
π:A(x−x0)+B(y−y0)+C(z−z0)=0(1-2)
若令(1−1)中x,y,z任意两个未知数为零,则可以得到空间平面的截距式方程:
π:ax+by+cz=1(1-3)
根据“不共线的三点共面”的原理,平面也可以表示为三点式:
π:x−x1x−x2x−x3y−y1y−y2y−y3z−z1z−z2z−z3=1(1-4)
常见的曲面及其表达式
空间曲面的表达式一般为F(x,y,z)=0。一般着重研究二次曲面,即三个坐标的最高幂次为二次的曲面。
常见的二次曲面主要有:
-
椭球面
a2x2+b2y2+c2z2=1(1-5)
该方程满足:
- abc=0;
- a=b=c=0时,该曲面时一个球面;
- 该曲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±a,±b±c。
-
单叶双曲面
a2x2+b2y2−c2z2=1(1-6)
可以视为双曲线a2x2−c2z2=1绕z轴(虚轴)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。
-
双叶双曲面
a2x2−b2y2−c2z2=1(1-7)
可以视为双曲线a2x2−b2y2=1绕y轴(实轴)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。
-
椭圆锥面
a2x2+b2y2−c2z2=0(1-8)
-
椭圆抛物面
2px2+2qy2=z,p>0,q>0(1-9)
如果令α=xyz,则二次型可以表示为f(x,y,z)=αTAα。结合上面的表达式,可以看出曲线(1−5)至(1−8)都满足二次型的特征, 其中只有封闭曲面的方程是正定二次型。
除了二次曲面之外,当曲面方程缺失一项时,形成柱面。常见的柱面主要有椭圆柱面、双曲柱面和抛物柱面。
空间中的曲线
曲线是由两个曲面相交形成的。
Γ:{F(x,y,z)=0G(x,y,z)=0(2-1)
曲线也可以使用参数方程表示:
Γ:⎩⎨⎧x=φ(t)y=ψ(t)z=ω(t),α<t<β(2-2)
直线
直线是曲线的一个特例。
在任何时候,直线都可以看作是两个平面相交得来的,因此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可以表示为:
l:{A1x+B1y+C1z+D1=0A2x+B2y+C2z+D2=0(2-3)
在直角坐标系中,直线的方程由其方向向量和直线上一点的坐标共同确定,这种方程称为点向式。不妨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τ=(l,m,n),直线上一点的坐标为P(x0,y0,z0),那么点向式可以表示为:
l:lx−x0=my−y0=nz−z0(2-4)
直线的参数方程是一组一次方程:
l:⎩⎨⎧x=lt+x0y=mt+y0z=nt+z0,α<t<β(2-5)
又因为两点确定一直线,那么直线的两点式可以写作:
l:x2−x1x−x1=y2−y1y−y1=z2−z1z−z1(2-6)
经过仔细观察可以看出,参数方程和两点式都是直接由点向式推导得出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一般式到点向式的转换过程。
一般式转换为点向式
从空间关系上,构成直线一般式的两个平面方程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,即直线的方向向量是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外积:
τ=(A1,B1,C1)×(A2,B2,C2)(2-7)
将式(2−3)作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α=b求解,显然此方程组满足r(A)=r(A∣b)=2<3,有无穷多解。解出直线上一点,和τ代入式(2−3)即可把一般式转换为点向式。
曲线的投影
以投影到xOy平面为例,通过对(2−1)式进行变换,得到φ(x,y)=0,则曲线Γ在xOy平面上的投影就包含在曲线{φ(x,y)=0z=0中。
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及其运算
设曲面(曲线)上某点的坐标为P0(x0,y0,z0)。
曲面上某点的法线及切平面
设曲面方程Σ:F(x,y,z)=0,P0∈Σ。在该点处,切平面的法向量,或者说法线的方向向量应为:
n=(Fx′,Fy′,Fz′)∣P0(3-1)
将n和点P0代入(2−4)即得曲面上该点的法线方程,代入(1−2)即得曲面上该点的切平面方程。
曲线上某点的切线及法平面
设P0∈Γ。
若曲线方程是参数方程,即Γ:⎩⎨⎧x=φ(t)y=ψ(t)z=ω(t),α<t<β,并设P0对应的参数为t=t0,那么该点的切线的方向向量,或者说法平面的法向量就是:
n=(φ′(t),ψ′(t),ω′(t))∣t=t0(3-2)
同理代入(2−4)可得切线方程,代入(1−2)可得法平面方程。
若曲线使用交面式,即(2−1)的形式,则情形稍微复杂一些,但是基本思路不变。在这种情形下,所求的向量变为:
n=(Fy′Gy′Fz′Gz′P0,Fz′Gz′Fx′Gx′P0,Fx′Gx′Fy′Gy′P0)(3-3)
点、直线、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
设定点P0(x0,y0,z0),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τ,平面π的法向量为n。
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:
d=(x1−x2)2+(y1−y2)2+(z1−z2)2(3-4)
点到平面的距离为:
d=A2+B2+C2∣Ax0+By0+Cz0+D∣(3-5)
取P1∈l,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为:
d=∣τ∣∣τ×P0P1∣(3-6)
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,设τ1,τ2是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。
若直线平行,则有τ1=kτ2,k=0。取点P0∈l1,P1∈l1此时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:
d=∣τ1∣∣P0P1×τ1∣(3-7)
若直线垂直,则τ1⋅τ2=0。
两平面平行或者垂直时,法向量的关系类似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之间的关系。当平面平行时,它们之间的距离为:
d=A2+B2+C2∣D1−D2∣(3-8)
方向导数的计算
设三元函数u=u(x,y,z), 在曲线上任一点P0沿向量l的方向导数为:
∂l∂u=ux′(P0)cosα+uy′(P0)cosβ+uz′(P0)cosγ(3-9)
其中,方向余弦(cosα,cosβ,cosγ)=∣l∣l。
Reference
- 《高等数学(下)》,同济大学 第七版
- 《工程数学 线性代数》,同济大学 第六版
- 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, 2nd Edition, David K. Cheng 清华版译本,何业军、桂启良译